,司青又羞又气,知再待去只会自取其辱,留一句咱们走着瞧就落荒而逃。
见他狼狈的样众人哄然大笑,觉得有趣极了。
然后在袁群、卫义、刘兢礼的号召,诸多寒门的士纷纷同意上书朝廷,甚至不少人答应私串联更多的寒门士一起上书。
这样的事不是一地一一次,而是发生在京城各地方。
“免税特权必须废除。”
“荒谬,这自古以来就是官吏的特权,岂能说废就废。”
“自古以来就是对的吗?那为什么夏商周都没了?”
“狡辩……”
“是狡辩还是某些人坐歪了……”
……
“这样得罪的官吏就太多了,恐怕朝廷也不敢这么。”
“二十年前天官吏八成都自世家权贵,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局面?没有人就永远不会改变。”
“是的,就算这次失败了还有明天,还有更多志同合者加。总有一天我们能改变这个不公平的地方。”
“我辈读书人就应当有这敢为天先的勇气。”
“夏国公的龙首四句乃吾之座右铭……”
……
“咱们力量太薄弱,想要让更多的人加就要让他们看到利才行。”
“虽然把利放在嘴里非君所为,然我等都是俗人,必须要为五脏庙考虑,该有的利确实要讲一讲的。”
“大家也别羞于言利了,夏国公曾言君财取之有,视之有度,用之有节,我们谋的是正当之利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对,废除免税特权确实损害到了官吏的利益,寒门士虽然家境不好,但免除一些赋税也能结余一些家用。最好把这些损失给他们补上。”
“如何补?”
“提俸禄。”
“……此真乃良策也。”
“用更的俸禄换取免税特权,此乃利益换,可行。”
“何止啊,如此一来不论如何家世如何,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乃最公平的方法。”
“既然诸位都同意,那我们就照这个方法上书。”
“好,我赞同。”
在众多士的讨论之中,一份完整的诉求渐渐成型,且随着士的讨论迅速向京城之外扩散。
八大学报也来凑了个闹,纷纷在版刊登了这个消息。
渭书院在棣州、黄鹤、申城、广州、峨眉、范、辽东七地调自己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有联合当地的大儒,创办了七所书院。
合称岳系八大书院。
仗着岳山的关系,这些书院都拿到了创办报纸的权力。
其中渭学报为全国报刊,其他七份也都是当地最著名的报纸,影响力覆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