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参观校园的时候,三位翰林院学士,正在天竺王宫觐见王渊。
这三位学士,一个来自大明,一个来自威尼斯,一个来自北印度。
“陛下,吾等研究多年,如今已理清线索,”王忬面带微笑,“天竺的高种姓,皆为夏人旁支,乃我华夏余脉也!”
喜穆说道:“陛下,臣查阅印度教和绿教典籍,各种文献都能印证王学士之说。”
图留斯说道:“拜占庭文献亦能佐证。”
王忬,苏州太仓人,名臣王世贞他爹,历史上因得罪严嵩而问斩。这个时空,他不但自己来了天竺,还把儿子王世贞带过来了。
喜穆,雷瓦里印度教商人,历史上曾助舍尔沙的孙子夺位,担任苏尔王朝第三代宰相。在胡马雍死后,一度带兵夺回德里地区,被莫卧儿宰相拜拉姆击败。
图留斯,拜占庭贵族后裔,年轻时定居威尼斯,出海经商被葡萄牙俘虏,又辗转流落到印度为官。
七年前,三人被安排了研究项目,即论证印度人与汉人的历史渊源。
王渊忍着笑意问道:“详细说来。”
王忬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天竺的高种姓,皆为外来人种。中国古籍称之为塞种,希腊古籍称之为斯基泰人,波斯、印度古籍称之为萨迦人,古希腊亦有称之为雅利安人。”
“塞种人的祖先,当为黄帝后裔允格。《路史》有载:‘金天氏(少昊)生倍伐和般,般生眛,眛生允格、台骀。允格生阴戎,是允格之后以允为氏。’
“允格被封在湖湘一带,是允姓戎族之族。夏鲧和夏禹为姒姓,允姓与姒姓同源黄帝后裔姬姓。到夏朝时期,允姓与姒姓融为一族。夏有允国,为侯国,塞种人则是允姓、姒姓戎族,与炎帝后裔姜姓戎族结合而成。”
“颛顼至大禹时期,一部分允姓戎族,先是前往今之青海,遂又迁至今之西凉,游牧于天山南北。殷商之时,又迁至今阿富汗北部,建国号为‘大夏’,自称‘夏人’,曾向商汤朝贡。这些迁徙演变,可从《伊尹献朝》、《伊尹四方令》、《逸周书》得到佐证。”
“秦献公灭狄獂戎,众羌西奔至大夏(阿富汗),亦有部分羌人,向西方绝远之地逃亡,不复交通。这些古羌人,亦为塞种人近亲,有允姓,有姒姓也。”
“另有一支塞种人,始祖为皇帝之孙、昌意之子安,封于西土,其后裔建国安息。”
“另有一支非塞种人,而是北狄、突厥、匈奴后裔,其始祖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悃,封于北土。”
“因此,天竺高种姓,若恢复汉姓,可姓允,可姓姒,可姓安,可姓延李,可姓拓跋,诸如此类。”
喜穆突然说道:“陛下,吾已知自家祖先何来,请改姓‘允’!”
王渊点头说:“可也。”
喜穆之前改姓王,现在终于恢复祖先本姓了,真他娘见鬼的是可喜可贺。
图留斯又补充道:“陛下,臣祖上虽来自拜占庭,但先祖其实来自波斯,而波斯人又为黄帝后裔。臣请改姓‘安’。”
王渊强忍着笑意:“可也。”
这三个家伙纯属胡扯,如果按他们的说法,从西亚到西伯利亚,历史上所有国家和王朝,后世黄帝的后裔所建……
但话又说回来,印第安人都能是殷商遗民,奥斯曼人、波斯人、印度人为何不能是黄帝后裔?
只要掌控了话语权,一代代教化,谎言也能变成公理。
说不定几百年后,一堆西亚人主动跑来天竺和大明,闹腾着想要认祖归宗呢。
王忬赞叹道:“华夏拓土,真天之道也。臣等穷尽史册,方知华夏子孙早已拓土万里,只是他们已记不清祖先而已。”
喜穆,或者说叫允喜穆,语气激动道:“陛下当发兵收复波斯,让他们记住自己的祖宗是谁!”
图留斯则说:“奥斯曼亦为黄帝后裔,他们的祖先是黄帝之孙安。陛下当活捉奥斯曼皇帝,让他全家改为安姓,送他们去大明拜祭黄帝陵!”
三人说得义正辞严,其实心里各有小算盘。
王忬整出这些说辞,纯粹是为奠定自己在翰林院的地位,而且很可能在天竺历史上流芳百世。
喜穆则是为了做生意,他自己在朝廷做官,儿子掌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