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最后的汉人王朝:明史演义(上)
  4. 第四十五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

第四十五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各尚书统系刘瑾私人,都御史刘宇本由焦芳介绍,得充是职,他一意奉承刘瑾,与同济恶。凡御史中小有过失,辄加笞责,所以合瑾意。瑾初通贿赂,不过数百金,至多亦只千金,宇一手,即以万金为贽仪。可谓慷慨。瑾喜望外,尝谓刘先生厚我。宇闻言,益多馈献。未几即升任兵尚书,又未几晋职吏

是时东厂以外,已重设西厂,应上文且补前未明之意。刘瑾意尚未足,更立厂,自领厂务,益发喜怒任刑求逞。逮前兵刘大夏狱,坐戍极边,黜前大学士刘健、谢迁为民,外此如前尚书韩文及前都御史杨一清等,统以旧事连,先后逮系。经李东、王鏊等连疏力救,虽得释,仍令他罚米若,充输。众大臣两袖清风,素鲜蓄积,免不得鬻产以偿。还有一班中等人民,偶犯小过,动遭械系,一家坐罪,无不累及亲邻。又矫旨驱逐客籍佣民,勒令中年以寡妇尽行再醮;停棺未葬的,一概焚弃。名为肃清辇毂,实是借端婪索。京中人汹汹,未免街谈巷议。瑾且令人监谤,遇有所闻,立饬拿问,杖笞兼施,无不立毙。他还恐武宗涉,乘间怂恿,请在西华门,造一密室,勾连栉比,名曰豹房,广选谐童歌女,豹房中,陪侍武宗,日夜纵乐。武宗耽声,还是刘瑾好意,越加任。因此瑾屡屡矫旨,武宗全然未闻。李东委蛇避祸,与瑾尚没甚嫌隙。王鏊初留阁中,还想极力斡旋,嗣见瑾益骄悖,无可与言,乃屡疏求去。廷臣还防他因此致祸,迨经中旨传,准他乘传归乡,人人称为异数。鏊亦自幸卸肩,即日去讫。乞休都要防祸,真是荆棘盈涂。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宦官。正德时掌司礼监,设行厂,镇压异己。侵夺民间土地,增设皇庄至三百余。正德五年(1510年),在杨一清等策动,由宦官张永告他图谋反叛,被死。

足齿冷。瑾闻言狞笑:“诸君都系好人,独我乃是佞贼,你不是佞贼,何人是佞贼?如果与我反对,尽可告发,何必匿名攻讦,设计中伤。”说至此,竟恨恨的退室去了。众官不得发放,只好仍作矮人,可怜时当盛暑,红日炎蒸,大众衣冠跪着,不由的臭汗直淋,滴不止。太监李荣看他狼狈状,颇觉不忍,恰令小太监持与冰瓜,掷给众官,俾他解渴,一面低声劝:“现时刘爷已经,众位暂且自由起立。”众官正疲倦得很,不得稍舒骨,彼此听了李荣言语,起立瓜,瓜未完,只见李荣急急走报:“刘爷来了!来了!”大众忙丢,还跪不迭。犬豕不如。刘瑾已远远窥见形,一双怪,睁得如铜铃相似,至走近众官面前,恨不得吞将去。还是太监黄伟,看了旁气不服,对众官,“书中所言,都是为国为民的事,究竟那一个所写?好男,一事一当,何必嫁祸他人?”刘瑾听了为国为民四字,怒目视黄伟:“甚么为国为民,御平,乃敢置诸匿名揭帖,好男此事?”说罢,复返。未几有中旨传,撤去李荣、黄伟差使。荣与伟太息而去。等到日暮,众官等尚是跪着,统是气息奄奄,当由小太监奉了瑾命,一齐驱锦衣卫狱中,共计三百多名,一大半受了暑症。越日,李东上疏救解,尚未邀准,过了半日,由瑾察得匿名揭帖,乃是同类的阉人所为,乐得卖个人,把众官放狱中。三百人踉跄回家,刑主事何钺,顺天推官周臣,礼士陆伸,已受暑过重,竟尔毙命。死得不值。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石淙,镇江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成化士。劝张永揭发刘瑾罪恶,后刘瑾被杀。旋任吏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参预机要。著有《关中奏议》《石淙诗钞》。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