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和主线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把公有制作为起点。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起点的选择,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应该是“生产力”。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既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么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就应该以生产力作为起点。生产力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关键因素,具有基础性地位,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目的和优越性就难以得到体现。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生产力作为起点,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典型特征,无法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明确地区分开来,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应该是“国家”。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和完善,背后都有一个根本性的指导力量:国家。没有国家层面的革命,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就不会有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关系的确立;没有国家层面的改革,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次创新和发展,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的特殊性,看到了国家作为行动主体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但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国家属于上层建筑,国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并不能否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把国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既不符合实际,也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其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应该是“人民”。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推动者,因此应该以“人民”作为起点。这种看法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一定的唯物史观的要求,但是,它没有看到“人民”范畴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始终的重要范畴,仅仅把“人民”范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是远远不足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质的规定性,表现为“普照的光”,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在其涵盖和影响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公有制为起点,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一致性。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这一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申明自己是为劳动群众服务的。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但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却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更是将这一真相掩盖在一大堆华丽晦涩的词藻里。马克思在其不朽巨著《资本论》中提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澄清了围绕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所形成的种种混乱和谬误,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露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